岳西县林业局:造林绿化建设绿色家园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全县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7.33%,林木绿化率79.05%,活立木总蓄积1276.5万立方米,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278.1万亩,占总面积的78.2%。现有动植物2160多种,空气优良天数98%以上,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享有“天然花园”、“天然氧吧”、“物种基因库”美称,被誉为大别山森林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岳西县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在全省率先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等多项国家“金字招牌”。
全民参与 营造植绿护绿氛围
岳西县林业局始终以造林绿化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印发《岳西县造林绿化奖惩制度》《岳西县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等文件,将造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长期以来,岳西县林业局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积极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造林绿化建设,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出良好氛围。先后营建“党员林”、“八一林”、“巾帼林”等示范点,积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形成“植树造林人人有责、美丽家园人人共建”的共识。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岳西县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13万人次,共计植树456.8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98%,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9个、省级森林村庄77个。
精准施策 打造“金山银山”典范
为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岳西县林业局坚持将林业特色产业作为履职担责的重要使命,积极出台《岳西县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支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岳西县林长制“三变”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和“适地适树、数量与质量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现已建成一批林业特色基地,如毛尖山乡及五河镇千亩连片香榧示范基地,菖蒲镇万亩毛竹示范基地,冶溪镇高标准雷竹示范基地,青天乡油茶示范基地和林下西洋参丰产基地,中关乡千亩薄壳山核桃基地,和平乡大樱桃和冬枣示范基地,温泉镇蓝莓示范产业园等。
“十三五”时期,岳西县改造茅草山和荒山荒地12.55万亩,新造林6.49万亩,森林抚育92.06万亩,封山育林10.13万亩,退化林修复11.82万亩,森林面积地由2015年的257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275万亩,净增18万亩。
重拳整治 坚守生态建设成果
岳西县林业局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制定下发《岳西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考核办法》《岳西县林地保护实施办法》《岳西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县乡村组”逐级签订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起“一林一警”、“一林一员”、“一林一技”、“林长+检察长”等机制,做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树一木都有专人管护。同时,严守林地和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重拳治矿、重拳治违、重力治水、重力治污、重力治药等“五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山、乱占林地、毁林开荒、偷挖野生植物、滥伐林木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森林防火上,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和“六级包保”责任制,坚持“五个严禁、五个一律、五个责任追究”。实现了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75.65%增长到2020年底的77.33%,净增1.68个百分点,林区和谐稳定、林农安居乐业。
增势赋能 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近年来,岳西县林业局坚持以造林绿化和深化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培育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村集体”、“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林业经营合作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壮大。特别是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促进了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业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岳西县现有涉林企业61家,涉林合作社361家,家庭农林场301家,“森林旅游人家”80家,从事森林旅游相关产业人员达4.63万人。
撰稿:余方北 核稿:汪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