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城市管理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创城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增强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作为创城主力军,县城市管理局全体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守土尽责、迎难而上,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真格措施,全力推进创城工作,奋力写好创城攻坚答卷。
齐抓共管,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专门机构具体抓”工作格局;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和工作推进会,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吹响文明城市创建的“集结号”“冲锋号”;对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测评细则标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迅速行动,精准发力,确保创建工作出成果、见成效。
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对创建工作中交办问题事项,建立清单台账,逐一对账销号,并及时汇总上报,形成问题有清单、整改有措施、解决有反馈的工作闭环,累计整改县督查交办问题950余个;定期发布工作简报,对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切实把稳方向,鼓足干劲,提升工作质效,2022年以来,累计发出工作简报11期。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坚持动静结合,拓宽宣传载体,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营造创城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静态宣传广覆盖,在城区主要路口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在人口密集区域设置公益景观小品11处;通过路名牌、公交站牌、公交车站亭、主次干道护栏、建筑工地围挡等载体,设置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广告887余处、便民公示栏20处;动态宣传有新意,联合多部门开展“门前三包”大型宣传活动5次,组织志愿者发放宣传册2万余份;广泛推广“门前三包”云承诺应用,落实“门前三包”云承诺181户,签订责任书1630户;利用广播、微信、高速大屏、沿街LED显示屏等媒体平台持续滚动播放创建文明城市视频、标语。
突出重点,全面改善城市环境
开展环卫大整治。开展“洗城”行动,综合运用冲、刷、吸、扫等工艺,以见“本色”为总要求,通过常态化+精细化、机械化+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护栏、公交站牌、广告牌等进行全面彻底清洗,还原城市“本色”面貌。加强公共设施保洁,对城市家居、交通护栏、公交站台、环卫设施进行全面擦洗,对公园广场、人行道、台阶等进行精心化保洁,利用高压冲洗车,对公园绿化、一城三区道路两旁绿化带进行巡回清洗、喷淋降尘。加强环卫设施管理,对城区27座公厕进行深度立体化保洁,对需要维修的设施设备积极跟进维修,建立保洁、消杀除臭登记台账,提升公厕保洁管理水平。新增垃圾桶4300个,对中转站环卫设施加大摸底排查,缺失、损坏及时报备、维修、更换。综合治理背街小巷,全面清除卫生死角、杂物、杂草、“牛皮癣”等,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分类放置垃圾桶,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垃圾桶及时维护。加强河道管理,加大巡河频次,对河道(渠)进行循环保洁,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和水面飘浮物,确保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体目标。
开展市容市貌大整治。规范市容秩序,按“长效、常态”的原则,对城区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牵乱挂、乱贴乱画、私设地锁等“十乱”行为进行拉网式集中整治;按“疏堵结合、相对集中”原则,规范城市便民服务点设置和管理,推动商户自治,累计立案查处22起,清理路面障碍物20余车,清理城市“牛皮癣”550余处,监管店招及户外广告制作452起、临街作业未实施围档或围挡不规范40多例;协助支援社区完成违规菜地清理2000平米,整治违规养鸡、楼道乱堆放等乱象20余次。加强违建管控,加大了对新增违法建设的巡查、发现、制止、查处力度,共下达停建通知书76份,拆除违法建设36起,实现“新增为零、存量递减”控违工作目标。加强户外广告管理,按城区户外广告规划要求,规范设置户外广告,严格做到“上下一线、前后一面、一区一品、一街一景”;全面拆除天际线广告、破旧广告、部分跨街广告和违规设置广告共计550余处,使城市立面得到较大改观。加强管线治理,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组织相关公司对县城主干道进行摸排,对存在的问题以现场督办、交办函等形式,督促相关责任公司按捆扎、入地、入箱的要求进行整改,力求达到整洁、有序、美观,完成杆线迁移20余处,管线、空中飞线整改120余处。规范共享单车停放,加强对共享单车日常经营行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在人行道上乱堆乱放和违规占用绿地、盲道乱停乱放行为,规范单车停放280余次。
开展渣土运输大整治。变通管理模式,坚持部门管理和联合整治相结合、常规管理和错时管理相结合、机动巡查和定点管理相结合,重点整治违规运输车辆。强化源头管控,每个工地出口派驻一名保安员,施工单位明确一名现场管理员,对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场地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在施工工地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数字城管平台,通过远程监控管理从源头减少企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加强监管力度,配备防尘炮对施工场地及时洒水降尘;在工地出口设置过水槽、配备冲洗设施,对驶离工地运输车辆常态化冲洗保洁;对装载车辆做到全覆盖、密闭运输,所有装载运输车辆一律实行标载;对不在正常施工范围内的裸露地面、山体进行覆盖防尘;对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不符合规范的,多部门联合下发整改告知单,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承诺书。管理运输车辆日均800台次,约谈施工单位、运输企业负责人20次;应急处置街道随意堆放建筑垃圾67处;督促工地按要求设置施工围挡16处;督促清洁、冲洗主次干道面积约2万余平米。
补齐短板,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提升园林绿化。新增绿化面积4316㎡,改造提升绿化面积7655㎡;修剪草坪172.6万㎡;修剪树木腐枯枝、折枝3652株;施肥面积17.6万㎡;病虫害防治施药面积5.8万㎡;补植乔木725株、草坪4286㎡、栽种莳花33.2万盆,及时清除绿化带杂草、浮土等杂物;调集水车4辆,对城区管护范围内园林绿化进行全覆盖浇灌。
提升市政管理。新建公厕5座,改造公厕2座,改造人行道12449.69平方米,维修人行道2876.71平方米,安装沿河护栏1993.60米,道路标线施划3799.60平方米,护栏、亭子刷漆5253.32平方米,修复路面裂缝12560米,更换路缘石415.48米,修复沥青面层340平方米,更换井盖271块,维修更换护栏115米,疏通下水管道2114米。
提升城市照明。累计完成照明设施改造提升4处,改造钠灯91盏,新增路灯63盏,维修路灯、栏杆灯等1510余盏,维修故障电缆31处,路面开挖更换电缆3500米,埋保护电缆钢管148米。
便民惠民,彰显城市民生温度
实施民生摊点工程。结合城建开发、道路改造和环境整治,在城区开辟茶叶、板栗、西瓜等季节性临时市场8处,做到划线规范、定点定位、分类设置、有序经营,既保证市容环境和道路畅通,又方便了农民进城销售。
开展便民停车行动。制定了《岳西县便民停车行动工作方案》,新建公共停车场5座,投入使用车位468个,将县城区公共停车场免费停泊时长由20分钟延长至30分钟,有效弥补了现有停车位不足、缓解停车难问题。
加强犬只管理。严格执行《安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加强养犬管控,及时有效治理犬患,切实保护群众人身安全。利用执法车辆巡回播放音频、沿街商铺LED显示屏滚动宣传等方式,提升居民文明养犬意识。强化犬只登记办理服务,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及时处置流浪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组建专业捕狗队,协调收容场所,捕捉并安置流浪犬300余只。(撰稿:汪玲玲,审核:刘慧,审批:储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