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帮扶侧记——景区带动发展 美景变“钱”景
岳西县和平乡太阳村,地处大别山主峰多枝尖南坡,曾是大别山最深山、最贫困的山村之一,地理位置独特。近年来,太阳村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发展定位,切实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这个小山村美景变“钱”景。
太阳村距离县城30公里,高山峡谷地貌、山水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以桑枝木耳、茶叶和茯苓、灵芝、天麻种植为主,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期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内有经营商户10余家、宾馆(农家乐)7家,以旅居式三产服务开始起势。
组织引领找准发展新路子
太阳村属于深山峡谷地貌,山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康养和亲水发展优势。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和资源优势,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赴县内外产业发展、农旅融合等方面先进地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征求党员群众、致富能人和经营大户等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村合作社稳定发挥农业集体经济和文旅招商促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形成漂流景区引领,村合作社种木耳,村民种茶栽桑和培育灵芝、天麻,带动农家乐民宿发展良好态势,在旅游项目建设开始,很多群众对文旅发展效益心存疑虑。为此,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支持建设,两户党员互先行先试,改造自家房屋发展农家乐,跟随景区发展,连年效益增长,连年有近50名群众在企业用工,获得工资行收益,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思想随之转变,现在群众开始改造农房准备经营农家乐也越来越多。
因地制宜遍地开出致富花
随着宝纛河(岳西)大峡谷景区经营连年火爆,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服务景区“一改两为”,认真分析景区带动农户开发好农产品的前景,大家一致认为农户分散经营茶叶、灵芝、茯苓带来的品质参差不齐、市场收购价低、丰产不丰收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按照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牵头、企业化经营、订单化销售的模式,以村合作社牵头积极参与乡强村富民公司经营,集中流转土地60亩,发展村集体木耳种植,年收干木耳10000斤,销售收入30万元左右。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梳理全村农业经营大户,通过他们带动辐射打造标注化茶园,技术指导灵芝种植,辐射带动全村户户种茶,50多户种植灵芝和天麻,据统计2024年全村灵芝经营性收入500多万元,培育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技术熟练的制茶、菌种培育和农机实用人才队伍。
以水为媒打造乡村游新名片
为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太阳村村景区经济优势开始凸显,景区经营性收入2022年不足100万元到2024年达400万元。今年35000名游客进村漂流,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围绕游购娱、吃住行要素,安排10多户农户参与涉水水枪、泳衣等小产品销售,指导村3户农家乐开发农家菜,推广宣传,吸引旅居“候鸟”老人在暑假两个月进村居住,并聘请多年入住的军地退休老同志4人为荣誉村民和和平乡文旅推广大使称号,极大的提升了太阳村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火爆”出圈的漂流后,村两委积极谋划,认真梳理村情实际,一服务旅游发展,编制和争取村发展项目。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争取资金700多万元,投入村危桥改造、道路扩标提升和饮用水工程建设,夯实了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低效林改造项目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景区旅游道路“肠梗阻”路段改造项目。结合和平乡每年一季主办的水上欢乐节积极谋划整理开发村集体空闲地,打造“万物生长靠太阳——主题农庄”,配套建设标准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通过党支部带动引领,激发了农村消费潜力和活力,村3家农家乐餐饮住宿营业收入达60万元。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原本无人问津的小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安徽电视台多次报道太阳村旅游业发展。太阳村漂流已逐步成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新亮点、旅游观光的新去处。
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等优势,通过引进旅游产业项目,开发精品节会,建设以亲水为主的漂流景区,带动农家乐、游乐场,打造生态观光旅游路线,太阳村逐步探索出了“亲水+节会+文旅”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让村民真正走上了一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撰稿人:王淼 审核人:徐飞进 签发人:朱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