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冶溪镇:用好“土专家”、创造金疙瘩
岳西县冶溪镇地处安徽省边界,交通不便,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难留住是当前困扰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有效解决当前乡村振兴人才紧缺问题,冶溪镇党委立足自身优势,利用传统农耕业发达的特点,聚集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形成了“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发展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寻才上畅通渠道。冶溪镇致力于积蓄一批在农业、爱农村、想发展的乡土人才。一方面实行干部上山下乡措施,深度摸排建立了动态的专业人才库,做到了“底子清、情况准、去向明”,为选才用才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开展人才回引,锁定“海归”“荣归”“学归”等对象,列出回引“清单”,以“一对一”“点对点”联络方式,鼓励在外乡土人才回乡创业。通过政策引才、乡愁聚才、产业用才等方式,畅通人才回乡通道,把“金凤凰”引回来,激活乡村人才的“源头活水”,如,冶溪镇2018年引入在外经商的刘国乔担任琥珀村党组织书记,短短几年时间里,琥珀村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到50万的转变,成为全国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
在育才上培育沃土。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参天大树,人才的培养亦是如此。冶溪镇一方面通过村村建立“双培双带”基地的模式,促成党员和致富能手“结对子”,五年来,从党员中培育致富能手102人,培养致富能手成为党员36人,带动农户2600余人。另一方面搭建育才平台,结对共建平台,冶溪镇运用与合肥市大杨镇开展结对共建,每年定期开展人才交流轮岗,学习城镇先进发展经验;人才教育平台,冶溪镇开设乡村大讲堂和裕农学堂,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冶溪镇通过成立村投公司抱团发展特色农业,吸纳了一批有技术、有经验的乡土人才参与其中,为乡土人才发挥专长和健康成长搭建了平台。
在用才上转变模式。按照“产业兴农”的整体思路,冶溪镇鼓励大户流转山场、土地,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优势资源,通过““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积极争取农业产业性补贴,让乡土人才实实在在的在助力家乡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发展红利。如,冶溪镇白沙村种养殖大户姜万海创办家庭农场,建设2000多平方的肉牛养殖基地,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优质水稻,年收益超300万元,带动周边脱贫困户20余户,人均年增收收入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