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优化产品发展结构,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白帽镇双畈村积极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新模式,多措并举,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为本村产业经济发展开创出新局面。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生姜产业作为双畈村主导产业,种植规模逐年递增,2021年双畈村生姜种植面积2316亩,产量在6900吨以上。为有效解决生姜产业存在的姜瘟病频发、市场价格下滑、土壤负荷过重等问题,双畈村“三管齐下”作出应对举措。推行生姜大蒜轮作种植,修复土壤、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建造生姜冷库,大幅提高存储效率,灵活应对市场行情,有效保障姜农利益;通过实施“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为姜农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清晰把握生姜市场供需关系,引导姜农科学种植、理性销售。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提升让双畈生姜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化
2021年,双畈村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引进土黑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50万元,采用“村集体+企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建造标准化猪舍7座,投产后将达到年出栏生猪2000头的经营规模,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带动地方群众就业增收。此外,双畈村已规划实施青梅茶叶套种,项目计划改造1200亩荒山、茅草山,建成“冬赏梅花春采茶、秋收梅子夏乘凉”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业综合产业园区。在做大做强生姜产业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多品种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多样化产业结构,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自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双畈村已全面完成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三变”改革,健全了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逐步形成了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社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特色农业经营体系。2019年,双畈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面积536亩,为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下一步,双畈村将继续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