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山乡:优化“党建+网格”新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毛尖山乡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党建+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优化网格,实现支部全覆盖。强化“一盘棋”思维,坚持党建统领、整区布局,在原来划分的网格基础上,按照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原则,对网格进行优化精简,全乡共划分为12个大网格,32个小网格,全乡6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立19个党小组,将党组织覆盖基层各个“神经末梢”建网络,使网格布局更科学、党建引领更突出。进一步延伸了管理服务触角,推进党建和民生工作沉到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组织良性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配强队伍,实现党员全参与。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网格队伍配备上,名额向基层党员特别是个人素质较高、群众威望较高、村情民情熟悉的老党员倾斜,12名网格长全部为中共党员,32名网格员中党员比例达90%以上。同时,积极探索无职党员适岗定责制度,完善党员联系户制度,截至目前,所有基层党员领到了网格“责任田”。建立挂牌服务制度,在网格的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将网格长、网格员姓名、照片、电话号码、工作职责等信息张贴公布,统一制作发放民情联系卡,督促党员亮出身份、履职尽责、接受监督。
统筹推进,实现服务全帮办。把疫情防控、综治维稳、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防汛防火、政策宣传、“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等纳入网格事务清单,推动党建工作落实到网格。建立走访巡查制度,网格长、专职网格员每周1次基本巡查走访,每月1次大排查走访,并将走访情况登记在册,切实做到“三活、四清、五到家”,即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经常走访户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细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