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陀镇: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新农村

2022-07-26 17:15:52 来源:

  近年来,头陀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以加大“三农”投入和乡村风貌提升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开创头陀乡村振兴新局面。

 

  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头陀镇虎形村高山蔬菜种植专业村,全村种植高山茭白2100亩,高山茭白亩产量达2000公斤,按照5元每公斤的市场价,茭白产业一年能带来全村210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该村还有高标准茶园200余亩、蚕桑园150余亩、果蔬网红打卡地、名宿农家乐等农旅结合项目,也带给该村村民一笔稳定的收入。

  在头陀镇西美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整合资产、资源以“三变改革”模式,发展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共为该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3.1万元。同时该村发展茶厂、中药材、养猪、养羊、茭白种植等产业,共带动全村182户贫困户率先脱贫并走上致富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头陀镇按照“做特色、做精品、做科技”的农业发展理念,稳定茭白、茶叶、养殖业、中药材、果蔬、农旅休闲等6大产业发展。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上半年,头陀镇共完成粮食种植8100亩,完成蔬菜(含茭白、四季豆、甜玉米)种植5000余亩;生猪存栏1831头(其中能繁殖母猪110头),肉类总产量273.3吨。并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签下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安徽省首个“茶叶科技小院”获批,至此该镇在实施“两强一增”战略行动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累计建成“三品一标”产品6个,SC认证标准化茶厂4家,标准化冷藏保鲜库累计700个立方,累计培育新型示范农业经营主体14家。

 

  生态宜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梓树村,气候温凉,自然环境优美,发展生态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该村始终围绕产业支撑旅游、旅游促进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乡村旅游。1930山地探险旅游公司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村“两委”整合重金打造的黑龙湾景区、水口河沿河休闲步道、黑龙瀑布观景平台、景观桥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也让仰天人家、莲花山康养地、贻红农庄、乐诚名宿酒店、福云农家乐、小河鱼香酒馆等一批特色的集康养、休闲的网红农家乐在梓树悄然兴起。按照“统筹区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实现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思路,梓树村充分挖掘山水田园、农家民俗、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差异化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效应。

  今年以来,头陀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246户农房进行了风貌改造提升,对1080个农村旱厕建立三格化粪池并安装了卫生设备,进一步推进专业示范村建设,聚焦“形、实、魂”,打造具有头陀特色的精品示范村。

 

  乡风文明,精神文化日益丰富

  “我在茶乡等你来,春风来,满山的杜鹃在盛开,美丽的日子花才开,幸福的日子才相爱......”当火红的晚霞照亮了茶谷小镇头陀村时,村里的文艺队已经开始集合排练。

  文艺队的领头人郭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结合时代背景和主题,在农忙之余排练,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宣传弘扬党的好政策,在她的召集下,村里的文艺爱好者组建了一支约20余人的广场舞队,舞出了茶谷小镇农村的新变化和美好未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日益增长。头陀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不断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广泛开展“文艺三下乡”、篮球赛、登山、舞狮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节日·包饺子敬老志愿服务活动”等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撰稿:刘会生,审核:方志冬,审批:倪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