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乡中纛村:建强生态产业,打造经济强村
和平乡中纛村从现有资源出发,在抓党建促振兴上精准发力,发展共享菜园、流水养殖等产业,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项目,全力发展现代化旅游休闲旅游业。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筑牢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中纛村党支部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注重突出农村党员引领和带头作用,做到出谋划策、组织引导、主动服务,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农业增效的“车头”。
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中纛村重点从村干部队伍建设入手,选优配强,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打造了一支富有能力、开拓进取、群众基础好的村“两委”队伍。村“两委”经过多次会议协商,最后确定出符合中纛村实际的“三到位”工作法。一是动员到位,村“两委”积极走村入户宣传产业规划以及发展前景,带动群众加入项目中来;二是监督到位,对民宿、流水养鱼等已经建成的项目成立专班,对后期的管理、维护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确保项目正常运营;三是奖励到位,针对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贡献大、效果好的群众给奖励、树典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让中纛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以建强产业为基础,激发内生动力
中纛村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着力发展特色观光农业,积极引入民宿建设先进经验,打造民宿经营示范户,带动当地旅游休闲住宿产业,建立“3+N”发展模式。
一是合作社牵头,建设新型太空舱民宿4座,观云、观山、观水木屋2幢。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发展流水养殖,打响品牌效应,养殖宝纛河贡鱼30万尾。建设20亩共享菜园,线上线下同步出租,满足城镇人口、游客亲近自然、获取有机蔬菜的需求。二是市场化运作,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力量,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扩大对游客群体的影响力,扩增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效益和附加效益。三是群众参与,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宝纛河沿线土地70亩,春季种植玉米,秋季培植桑枝木耳,带动村集体增收的同时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土地非粮化等问题的同时,让群众直接参与,享受经济红利。
以共建共享为纽带,夯实基层治理
一是建立民宿集群。村党支部积极发动群众代表,组建民宿协会,组织宝纛河沿线群众参与共建民宿集群项目,计划一期将18户民房纳入民宿集群,统一设计、统一打造、统一管理、自主经营,形成风格一致又各有特色的民宿集群,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二是加强校地合作。与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开展合作,建设实践基地,邀请师生以突出村庄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中纛村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承因地制宜,构建不同主题和风格多样的墙绘作品,改变乡村原来的面貌,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三是注重宣传引导。以党员干部、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为第一抓手,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乡村振兴夜校、主题党日等载体,积极开展“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宣传活动,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积极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来,据统计,中纛村共组织村民签订《红白喜事简办承诺书》542份。(撰稿:彭蕾 审核:吴韬 签发:吴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