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土桥:党建引领 破解人居环境整治五大难

2022-12-05 11:15:38 来源:

  近年来,白帽镇土桥村坚持以党建为龙头,采取“五个一”举措破解人居环境难题。

 

  制定一套考评机制破解村级自主难。村党支部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强化“随机抽查、定期调度、季度评比”等机制,对各村民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进行督查,对整治不力、效果不明显的组在大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并在村级公开栏进行公开;对整治效果明显的组通报表扬并在会上交流经验。同时,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作用发挥明显、工作成效突出的党员优先推荐为各类先进个人。

 

  拟定一系列补偿方案破解整治资金难。坚持“组为主”,村组织专班或工程队实施境内旱厕、牛栏、猪圈、柴棚、破脚屋、危旧房屋等拆除行动,按拆除面积安排拆除工程费用;对年底前完成“五清”任务并达到整治效果的,享受镇政府奖补。对未享受任何补助(退宅还耕、卫生厕所改造等)而拆除的旱厕、牛栏、猪圈、柴棚、破脚屋按个进行补助,对未享受任何补助而拆除危旧房屋按60元/㎡补助;村在农户集中及主干公路沿线的组新建3-5个标准柴草棚(每个不低于50㎡),外观生态整洁,经村镇验收后每个补助不低于1000元。

 

  签订一份责任书破解群众参与难。村党支部及“两委”成员与所有商户、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每家每户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义务及村“两委”监督职责,同时组织“五老理事会”成员对各家各户门前“三包”履行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的责令其整改,对不接受整改户要求在村公开栏上公开并不得享受村级自行出台的优惠政策。

 

  组建一组一路一专班破解整治推进难。村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将村干、党员、组长、公益岗位人员进行分组,要求各工作小组负责联系坐落地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个路段所有成员为一个整体,全面负责相应路段的环境卫生、防汛排水、公共秩序及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

 

  悬挂一块五星门牌破解长效机制落实难。村党支部组建老党员红色义务监督员,进一步强化“五星文明户”评比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文明户评比活动,并对门前“三包”评比为“优秀”的农户予以表彰奖励并公开挂星授牌,同时在评比中已授牌户出现“脏乱差”现象时对该户进行摘星或摘牌,以此来激励农户争当门前“三包”小能手。(撰稿人:孟刚 审核人:王圆绣 签发人:夏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