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山乡王畈村:“三人三家”工作法,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位于毛尖山乡东部边陲,典型的农村社区。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2万亩,耕地面积925亩,园地面积1200亩,辖14个村民组,508户,2009人,现有党员52名。
近年来,岳西县毛尖山乡王畈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体制,在基层治理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人才集聚、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三人三家”社区工作法,即强化“家人”治家、吸引“能人”回家、招引“外人”安家,充分发挥“家人创新、能人创业、外人创客”作用,打造了乡村优特产业与农村社区治理“双轮驱动、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该村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森林村庄、安徽省美丽乡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庆市卫生村、安庆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强化“家人”治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畈村党支部书记王得立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思维,从规划长远考虑,注重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治理,村级各项事业一片欣欣向荣,群众称誉“得立书记,干事真得力”。党建引领治理。坚持并完善“乡村振兴夜校”,利用夜晚、雨天、农忙空闲时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宣讲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每年开办夜校15次以上,1000余人次参加学习。坚持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成村史馆、打造功能室、建立积分制,以积分兑换奖品,累计兑换奖品200余人次,金额累计达3000余元。2020年开始,与建设银行安徽分行合作,在全县率先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首次评定80户320人,目前已整村推进信用户评定。创新规划治理。发挥规划的引领引导作用,利用毗邻全县唯一的高山平湖天堂湖的地理优势,于2016年创新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紧贴规划,坚持产业不符合不发展,建设不符合不实施。目前,王畈村已形成“一河(王畈河)两畈(王畈、周畈)”“一主(葡萄)两业(猕猴桃、黄桃)”的美丽乡村画卷。产业促进治理。坚持以“发展促进治理、治理服务发展”,推进产业振兴,特别是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并吸引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全村特色产业面积达1280亩,其中茶叶420亩,桑叶460亩,水果种植、稻虾共作、现代农业科普园400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至10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接近60%,基本实现了“村里无闲田,家里无闲人,群众无闲事”,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农民人均年收入17700元,年均增长12%,农村楼房率达98%。许多群众说:“以前去上访,不如现在上工厂。”
吸引“能人”回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既靠吸引外来人带动创业就业,更要靠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本土本地人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该村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习俗。一方面村级鼓励支持农村小孩上大学,全面落实教育资助等政策,对本村每年考取的大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并勉励他们毕业学成后努力回报家乡。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技能培训,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加大持续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职业服务技能。近年来,共计培训产业发展带头人6名、能工巧匠16名、家政服务18名。招引能人回乡创业。华之慧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华是邻村人,主要从事农副土特产种植与销售、粮食加工等产业。2019年,王畈村多次上门,以诚待人,柔情邀请王华回乡创业,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建成王畈现代农业科普产业园,占地100余亩,打造户外劳动教育培训为主题的网红打卡地。科普产业园年带动地方劳动力4000余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7万余元。带动本地人群创业。在能人示范带动引领下,狮山组脱贫户王三六通过王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30余亩发展黄桃、冬桃,年增收近20万元。团屋组杨高顶流转土地40余亩,发展冬桃及中药材,年增收8万元以上,年带动返乡创业务工人员800余人。许多群众高兴地说,“在家创业,就近就业,赚钱养老小,一举两得”。
招引“外人”安家
针对本地创业人才少,特别是缺少产业发展带动的实际,王畈村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为外地创客在本地创业打造放心、安心、舒心环境。注重政策支持,强化优质服务,吸引江苏省苏州市客商王玉到本村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此安家落户,带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引进来。王畈村土壤丰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沛,适合种植水果。近年来,乡村两级多次外出参观学习考察,走南闯北去招商,2015年引进王玉到村创办岳西县悠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葡萄、梨子种植,小龙虾养殖等。优质服务留得住。在公司创办初期和发展后期,乡村两级一直专班服务,贴心服务,包括从证照办理、基础建设、土地流转到产品销售等。截至目前,岳西县悠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葡萄120亩17个品种、黄桃40亩、水蜜桃20亩,养殖小龙虾50亩。村委会流转土地,再以返租、红利分成等方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每年可增收近10万元。同时,优先吸收周边群众就业,常年有20户群众在葡萄园务工,人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王畈村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促使外地创客王玉决定在村安家,把小家搬进了村,真正融入了王畈村,并注册了“王庄主”商标品牌。多管齐下促发展。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扩大销售渠道,线上借助数字王畈、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王玉本人粉丝达30余万人,今年直播20场次。良好的直播新业态,吸引本县其他“网红大咖”前来直播助力,已有“七小新农人”“西美姑娘”“仙儿”“大别山兄妹”等十数人前来开展直播,王畈葡萄园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创客直播基地;线下继续举办王畈葡萄文化旅游采摘节,开展系列采摘活动,助力公司农产品销售。同时,依托丰富的鲜果资源,加快形成“种植+采摘+旅游”全业态发展态势,荣获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撰稿人: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