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关象形村:集体经济破茧,美丽乡村蝶变
2023-02-11 09:56:40 来源:

近年来,岳西县石关乡象形村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纯收益共计78.4万余元,村级集体经济迈上了新台阶,在岳西县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暨三级干部会议上,象形村荣获2022年度“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称号。
昔日的象形村是经济落后村,2017年之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穷则思变,村“两委”班子转换思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党建引领,盘活现有闲置资源和资产,采取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通过多年努力,打赢贫穷“翻身仗”。
发挥地域特征 打造核心产业
象形村位于岳西县城以北21公里,平均海拔847米,是典型的深山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象形村围绕“康旅福地?淳美象形”发展主题,发挥地域特征,因地制宜打造高山蔬菜核心产业。
2022年,象形村与菜大师和生鲜传奇等企业合作,流转盘活村内抛荒田地,发展种植甜玉米60亩,在村级集体增加收入的同时,群众也跟着尝到“甜”头。“除了每年每亩土地流转300元的租金,还能在基地干活,一个月下来估计有2000多元的收入。”该村监测户汪根苗告诉记者。
此外,象形村还广泛种植茭白、四季豆、甘蓝等农作物,成了岳西城郊居民的“菜篮子”。该村地处105国道旁,距离最近的高速入口仅半小时车程,具有“近城郊、快速运”的交通优势,各种蔬菜一经采摘就能组织外运。
加快转型升级 壮大优势产业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由于茯苓、天麻等当地传统种植药材受“生态红线”制约,象形村中药材产业亟待转型升级,而多种类的适生草本、木本中药材种植符合发展趋势与村民的意愿。
2020年4月,在中国石化帮扶下,引进岳西县梯西埃姆中药材有限公司在象形村投资建设了大别山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种植示范园,主要种植野菊花、黄精、前胡、石菖蒲等中药材,采用“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结合治荒复耕,流转象形村抛荒田地或低效土地,当年就实现了野菊花亩产40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以上。2022年,该项目抓住市场需求,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管理水平,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分红达25万余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深挖发展潜力 推动第三产业
象形村境内有众多藏在深闺的古迹和自然景观,有形似黄山迎客松的千年古松、阳春三月满山遍野争奇斗艳的映山红,有建于清乾隆年间集木雕、砖雕艺术于一体的刘花屋,也有同安寨、太平寨等历史遗址,还有红色景点舒霍潜边苏维埃政府旧址,旅游项目开发潜力巨大。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象形村结合自然地理优势、宜居人文环境,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2020年,村集体入股兴岳生态农林发展公司,将村部二、三层改造成客房,创“生活体验式”民宿旅游经济,建设共享厨房、共享餐厅供旅客自行备餐,流转农户的闲置土地供旅客自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2022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近10万元。
石关乡象形村党支部书记李永红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加强生态保护和文物保护的前提下,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进乡村振兴。”
建强基层组织 助推乡村振兴
象形村十分重视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强化政策指引、培育管理、示范带动,提升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党支部政治领导力和组织力。
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该村整合资金建设党建主题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家风家训长廊、村民自治广场等;实施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改厕50处;实施河道治理工程,修建两道液压堰,修建河堤600米,建设沿河道路1000米。2017年,该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如今的象形,河道水清如镜,砌石的河岸自然延伸,曲桥古色古香,满目的墙绘和小村的美景融为一体,成为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实现高水平发展,还需为振兴乡村注入人才力量。象形村“两委”利用春节期间召开人才座谈会,邀请全国各地的本村优秀人才回乡,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家乡建设、促进产业兴旺等深入讨论,建言献策。“我们将持续召开人才交流会,并积极吸纳乡贤意见,同时为乡贤资源的回归牵好线、搭好桥,为乡贤回乡就业、返乡创业创造最优条件,凝聚乡贤力量,助推家乡经济发展。”李永红说道。
行走在象形的沃野乡间,看到的是一个生态美、产业强、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斑斓画卷。文化、生态、旅游、康养全面发展、全面开花,象形村正一步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岳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小倩 刘凯)
下一篇:石关乡强村富民公司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