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山乡:坚持“四项制度”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2023-08-18 15:06:28 来源:

  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党员平均年龄较大、流动党员多等问题,导致联系难、管理难、教育难。岳西县毛尖山乡为解决这一难题,制定四项制度,巩固“四心”,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夜校制度“聚”真心,化愁解难知政策。将乡村振兴夜校制度作为提高村民获得感、满意度、政策知晓度的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节假日、农闲时节傍晚时间,通过党员干部耐心宣讲理论政策、五佬方言白话谈体会、乡贤建言献策促发展、群众敞开心扉化矛盾等多种形式,每月在村部会议室、文化广场、村民庭院召开2场夜校,既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下达”,又将群众的诉求、矛盾“上达”,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增添了基层治理新活力。今年以来,该乡共举办乡村振兴夜校75场次,红旗村党支部为解决百姓“行路难”问题,召集党员、乡贤、群众举办以“党建引领护交通,平安服务保畅通”为主题的夜校6场次,发挥党建引领、乡贤带动、群众参与的作用,商讨解决道路拓宽、危桥重建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网格制度“暖”民心,进村入户促共治。建立网格包保制度,明确网格员职责,将辖区内6个村划分为6个大网格32个小网格,由6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1名乡干1名村干共同负责1个小网格。乡村网格员主动参与网格内大小事,解决群众所思所想,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干部每周深入田间地头,贴近群众,收集群众“呼声”、听取群众“心声”,摸排矛盾纠纷,制作“为民办实事”清单,并进行逐一销号。截至目前,解决群众诉求17起,化解矛盾纠纷43起。第5号台风“杜苏芮”过境,乡内24小时降雨量高达167.7毫米,造成辖区内多处路段塌方、农作物受损,19名农村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70名乡、村网格干部坚守在抢险救灾一线,提前转移地质灾害户、危房户,与村干一同做好防御台风准备工作;台风过境后,共同排出险情18处,并及时抢修塌方道路、滑坡等阻碍交通险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家访制度“固”初心,优良家风树模范。定廉政家访制度,由党建指导员、纪委书记、组织委牵头执行,一季度一走访,对乡、村两级干部以及农村党员家庭,开展“五访五看”,即访本人、访父母、访配偶、访子女、访邻居,看人居环境、看家风传承、看移风易俗、看遵纪守法、看“八小时”之外。通过拉家常、察家风、送关怀、讲廉洁等多种方式开展谈心,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家风传承和“八小时之外”的情况,对发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及时警醒,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廉政家访中,访出了“最美村干”板舍村妇联主席吴尊敬,她以身作则,以高要求高标准约束自己,经常与家庭成员一起为组上道路清理碎石、淤泥、杂草等障碍。每次雨雪天气过后,她率先查看道路受灾的情况,及时处理散落的沙石或塌方的泥土,保障村民出行安全。她身处党员之家,她和家人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带领村民做到“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
 

  提醒制度“强”律心,提质增效转作风。制定提醒制度,一是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开启每月学习教育提醒。以“线上辅导”“线下督导”为抓手,结合党员微信交流群、学习强国、党员大会、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明确各村党建文书定期分享党的政策理论、红色故事等学习资料,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各村纪检委员及时通过微信交流群分享身边正面典型和反面警示案例,每月提醒严禁赌博、酒驾、醉驾纪律,掐掉小苗头、纠正坏倾向,引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王畈村党支部邀请家属建立“家属连心群”,通过家属了解乡、村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情况,做到监督常在、纪律常守。二是遵守“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原则,制定每周重点工作清单提醒制度。基层工作繁杂,为避免出现干部“懒政”情况,毛尖山乡制定重点工作清单制度,以此激发干部争先进位的精气神、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改变在岗位上“混日子”、在工作中“打太极”的“惰政”现象,拒绝“我不会、我不能、我不做”的“三不”做法,以有效惩戒、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队伍向心力、战斗力,让工作提质增效。(撰稿:程舟、储素琴,审核:何彩霞,审批:王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