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关乡象形村:荒地刨“金子” 乡村展“形象”
2024-11-05 20:48:42 来源:
深秋时节,走进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石关乡象形村,经过整理的四五亩地块上,象形村“两委”人员趁着霜降,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采摘无公害蔬菜,采摘的蔬菜通过平台企业直销消费者“餐桌”。
谁能想到,这些地块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现在已经变身村集体组织辛勤耕耘的“丰收宝库”。2017年,象形村股份合作社流转了100余亩抛荒低效用地。“当时也是想利用起来,但困于无项目落地,而一直闲置到2021年。”象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永红说。
2022年,象形村“两委”商议,在抛荒地上试种周期短、见效快、前景好的甜玉米。刚开始,村民们都持怀疑态度,李永红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年搞不好的荒地,你李书记能搞好?”开弓没有回头箭。象形村说干就干,为节省人力、抓好管护,村“两委”探索“党支部+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领公益岗位人员亲自全程参与种植,当年50亩甜玉米增加收入近6万元,让怀疑的村民彻底信服。
“不能止步于甜玉米,村里还有很多抛荒地。”李永红带领村“两委”整日连夜奔波于赋能科技含量、拓展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等发展增收上。为了增强科技含量,在县直部门引荐下,与中国农科院合作,试种全新优良甜糯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至200亩;为了拓展销售渠道,与生鲜传奇、菜大师、星级酒店等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搭建了稳定的销售平台;为了延伸产业链条,种植西红柿、茄子、甘蓝等应季农产品100余亩,产值20万元以上。
“上班期间做公仆,下班变身服务员”,当地群众时常这样称赞象形村“两委”人员。据包点干部回忆,每逢农产品育苗、结果等关键时期,象形村“两委”人员都会起早贪黑,抢干苦干。“比如昨天还和邀请到的网络主播直播销售农产品,今天就在地里采摘蔬菜,可以说干劲十足。”包点干部范勇介绍道,李书记是女同志,但干活一点不输男同胞,不止一次看到她带领村干部在地里给蔬菜浇水、施肥。
村干部为何敢于吃苦、努力拼搏?这得益于该村紧紧把握住了“党建引领”这个根本。为了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象形村党支部连续三年实施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倍增”行动计划,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确定“党群联心、产业联动、利益联结”发展思路,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800万元。为了激发和汇聚党员先锋力量,党支部建立了党员联户包事、暖心结对关爱、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三大机制,设置集体产业维护岗20余个,分类建立田间管护、科技服务、生产销售等“乡贤”人才库。“比如我们第三党小组负责蔬菜大棚基地的生产和销售,党小组组长还主动与企业合作,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拓展销售渠道。”李永红说。
“撂荒地”刨出“金”,也让象形村焕然一新。在多措并举下,象形村集体经济迈上百万元大关,连续两年荣膺岳西县集体经济“十强村”,高山蔬菜、民宿、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体系逐渐形成。“象形村‘两委’人员就是靠着这股韧劲,将党组织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硬是把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形成胜势,充分印证着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的实践真谛。”石关乡党委书记王业节说。(撰稿人:储川川;审核人:闻祖泽;审批人:王福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